这是一个无AI不欢的时代,而日益高涨的算力需求,对各类硬件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,也使得天生具备超强并行计算能力的GPU加速器大放异彩,仿佛成为圣物一般的存在,人们甚至不惜花三十多万元去抢一块卡。但是同时 ...
AI浪潮中 CPU能做些什么?AMD EPYC全面开花给出完美答案
根据官方数据,128核心旗舰EPYC 9754对比同样128核心的Ampere AltraMax,一系列云原生应用中的平均吞吐性能领先多达2.9倍,最高达惊人的3.7倍,此外每台服务器容器数量领先3倍,系统能效领先2.7倍。 架设同样性能的机柜,EPYC 9754所需要的机架数量可节省最多55%,每年省电最多39%,节省运营成本最多39%,节省总拥有成本最多19%! 对于海量规模的数据中心而言,Bergamo不但可以增效,更能大大降本,完全满足当下的客户需求与行业趋势。 如果说官方数据都是理想化的,那就看看EPYC 9754在实际测试与应用中的亮眼表现。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的CPUBench公开测试(参考行业权威基准测试工具SPECCPU开发设计且不收费),EPYC 9754的Typical典型分数领先至强铂金8490H 27.5%之多。 凭借128核心的极高密度,EPYC 9754的双路多核性能超过双路至强铂金8490H 121%,即使面对四路至强铂金8490H,也有着27.5%的优势。 同时,64核心型号的EPYC 9554,凭借更多核心、更高频率,在双路多核性能测试中,也可以领先双路至强铂金8490H 63%之多。 如果按照Extreme极限分数排序,AMD EPYC 9754同样高居第一,而且前四名都是AMD EPYC。
根据《微型计算机》的实测,SPECrate 2017基准测试中,两颗EPYC 9754对比两颗EPYC 9654,256核心对比192核心,整数性能可以领先多达12.1%,浮点性能也可以领先5.2%。 高性能计算中通用的HPL Linpack测试中,双路EPYC 9754更是大胜双路EPYC 9654,领先幅度达到了17.7%。
再说3D V-Cache堆叠缓存,在数据中心端、消费端已经应用了两代,发展极为成熟,这可是AMD独有的大杀器。 大家对于桌面上的锐龙7 5800X3D、锐龙7 7800X3D应该都不陌生了,它们凭借上百兆缓存在游戏性能上遥遥领先,加上高性价比,备受游戏玩家追捧。 锐龙9 7945HX3D更是第一次将3D V-Cache缓存带入了游戏本,直接碾压所有对手。 到了数据中心,3D V-Cache的作用就更大了,远不是玩游戏能比的。 Genoa-X在Genoa的基础上,每一组CCD都额外堆叠64MB 3D V-Cache,12组CCD就是768MB,加上原生的384MB,总的三级缓存容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152MB,也是处理器缓存史上第一次突破1GB。 如果再算上6MB一级缓存(每核心独享64KB)、96MB二级缓存(每核心独享1MB),Genoa-X的缓存总量就是1254MB! 海量缓存带来的性能优势可以说是断崖式的,对于竞品简直就是降维打击。 按照官方数据,96核心的EPYC 9684X对比至强铂金8490H,各种性能测试都是两三倍的差异。 如果你觉得EPYC 9684X还有更多的核心加持,那么用32核心的EPYC 9384X对比同样32核心的至强铂金8462Y+,同样都是一个顶俩一般的碾压。 按照官方说法,Genoa-X只需要8个节点,就可以达成传统14个节点的性能水平,可以节省最多43%的服务器空间、38%的服务器功耗、38%的运营成本、44%的碳排放、39%的总拥有成本。 实际应用测试结果也令人满意,3D缓存在特定负载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。 根据《微型计算机》的实测,在Libxsmm中,一个用于密集和稀疏矩阵运算、深度学习原语的开源库,EPYC 9684X测出的算力高达7445GFLOPS,相对EPYC 9654领先多达67.5%。 还有NASA为高性能计算系统开发的基准测试NAS Parallel Benchmarks,EPYC 9684X也有着压倒性的优势,领先EPYC 9654 40.1%之多。
总的来说,在这个AI前所未有繁荣的时代,CPU处理器的作用不但没有丝毫削弱,反而更加强大,在更多舞台上绽放光芒。 对于任何应用来说,算力永远是优先级最高的,没有高性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,尤其是随着应用场景的细化,越来越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算力,才能达成最高效率。 同时,随着时代的进步,无论是出于节省成本的需要,还是对我们这个地球的保护,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能效必须越来越高。 这一切,AMD EPYC都几乎完美地可以满足。无论是已发布的Genoa、Genoa-X、Bergamo,还是即将推出的Siena,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,可以灵活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,性能上没有任何竞品可以媲美,效率上也是超一流的。 AMD还在2021年就做出了承诺,要在2025年实现 EPYC处理器、Instinct加速器能效提升30倍的目标,从而节省数十亿度的电力消耗,单个计算所需电力减少97%之多。 从目前的进展看,AMD EPYC处理器实现这一目标不会有什么难度,而且明年我们就能看到全新设计的Zen 5架构,无论性能还是能效都势必实现一次巨大的飞跃。 如果时光回到2017年之前,谁能想到AMD可以做到如此高度呢? |
2023-08-28
2023-08-24
2023-09-13
2023-09-21
2023-08-24
回答
回答
回答
回答
回答
评论